Navigation menu

新闻中心

道路狭窄且凹凸不平,人车混行。国贸桥下的路

近日,有网友在YouShier@新京报(微信公众号:知道新闻)反映,由于道路施工,国贸大桥周边部分道路难以通行。行人无奈只能与共享单车、电动自行车挤在一起,甚至走在路上与机动车混在一起,存在安全隐患。 11月6日,记者走访现场发现,网友反映的问题依然存在。由于各种施工障碍和引导措施,导致进场道路狭窄、道路凹凸不平、急需抢修、沙石裸露。有网友形容“500米通勤路的难度就跟越野一样难”。据北京市发改委公开信息显示,这里正在建设“国贸桥片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”。该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工,预计建设工期为4个月。记者联系了项目建设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城管委员会,了解建设进展情况。工作人员回应称,该工程预计本月底完工,施工期间将持续监控施工进度,确保出行公众安全。人行道仅留一条约1米宽的通道供行人通行。新京报记者姜惠子拍到了人车混流的拥堵道路。 11月6日早高峰,工作人员从地铁国贸站F口出来,沿东三环中路辅路步行至光华路。不到50米,他就到达了网友举报的问题路段。该路段位于建国路与光华路之间,全长约500米。由于施工原因,大部分侧墙k个区域都被围起来,只留下一条约1米宽的通道供人们通过。早高峰时人流量大,通行速度很慢。很多人无奈,只能来到非机动车道,挤着共享单车、电动自行车。记者看到,一些人干脆走上了高速公路。人、车聚集在一起,存在重大安全隐患。 “是的,早高峰时人流量很大,很多人都冲在路上,轻松地与汽车竞争,而不注意后面的机动车和电动车。”在附近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。行人无奈,只能与电动自行车、共享单车挤在非机动车道上。新京报记者姜慧子 摄,路口情况较为复杂。由于人行道出口狭窄,行人和共享单车必须缓慢通行y,覆盖了旁边等公交车站的行人,导致路口拥堵。又是一个右转路口,过马路时,现场能听到电动自行车急速刹车的声音。此外,道路状况也增加了通行的难度。现场记者看到,道路腐烂,碎石裸露,停放的共享单车占据了部分道路,道路变得更加狭窄。路面不平整的地方,人们必须举着共享单车才能通行。国贸CBD是北京早晚高峰最繁忙的区域之一,周围聚集了大量写字楼。这段路是从地铁站到CBD的必经之路。除了影响交通之外,李先生还担心存在的安全隐患。路面不平整的地方,需要人们举着共享单车通行。新京报记者姜慧子太空探索蛇桥区整治提升工程正在建设中。这里实际上正在建造什么?记者查询发现,今年7月,北京市发改委印发了《关于国贸桥片区公共空间整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》。批复显示,该项目建设单位为北京市朝阳区城管委员会。记者联系了朝阳区城管委,对方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,该项目的建设工作确实正在这里继续进行。根据批复,国贸桥片区核准的公共空间北起通惠河北路,北至沿光华路以南,总用地面积约13.8万平方米。网友反映的问题路段就在该区域内。北京市政局发改委此前表示,此次改造将实现三项改进,包括加快东西向人行横道、新建慢行廊道、增加绿地面积。修复后,国贸大桥南北两侧专用右匝道将被取消,右转弯将集中在辅路主线上,从而减少国贸大桥区域的交叉口面积。东西向过境距离将由原来的170米缩短至107米。行人过马路的交通信号灯较少,可以加快通行速度。同时,国贸大桥下将建设一条南北长1公里的慢行休闲旅游区,并对10栋建筑前的公共空间进行优化升级,以及4个地铁口的综合公共空间,凸显功能性。另外,在 th 后面新添加的空格取消右转专用坡道,将用于打造花园景观。桥下将种植鲜花、葡萄等。绿地面积将从21,000平方米增加到42,000平方米,约增加一倍。修复升级人行道、非机动车道、绿化带初具规模。新京报记者姜慧子 摄 朝阳区城管委:预计11月底竣工。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改造后,CBD大楼前原有的部分公共空间将用于人行通道,同时铺设非机动车道,并在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增设绿化带。目前,该路段已初具规模。记者看到,人行道、非机动车道、绿化带的位置都明确了。铺设非机动车道并绘制自行车标志名词绿化带仍在建设中。修建这条路需要多长时间?交通困难什么时候才能缓解?此前,北京市发改委表示,该项目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工,预计工期为四月。现场工作人员给出了比较明确的时间。他说,桥下空间的改善和重建“基本已完成”。该路段于上月底才开始施工,预计本月底完工。 11月6日,朝阳区城管委告诉记者,该段道路改造预计11月底完成。对于这段时间给人们带来的不便,他们将继续现场监督施工进度,确保人们出行安全。新京报记者姜慧子编编辑白爽 校对杨莉